时间:2022-10-27 21:07:42 | 浏览:677
小志愿者们在陆菊忠老人家,看老人与温洺东十年前的合影,温洺东(右一)笑得有些羞涩。
自从6岁那一年,温洺东跟着妈妈第一次敲开空巢老人家门,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6年。
16年,当初的“小跟班”男孩长成了小伙子。但是,对空巢老人的陪伴从未停息。
上学时,他利用假期,跟妈妈一起,陪空巢老人度过一个个本该阖家团圆的节日。
工作后,有了固定的收入,五一的鲅鱼、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过年的年货……都变成了他陪伴之外的“计划内支出”。
如今,22岁的温洺东早已不是“小跟班”的角色,他组建了自己的“00+助老团队”——
团队里清一色的年轻人,不仅有00后、10后,甚至还有15后,而温洺东已经是团队里的“老人”了。
小志愿者们自告奋勇,给老人表演节目。
据统计,目前我国空巢老人数量已超过2360万人。孤独,是空巢老人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而温洺东他们所做的,就是去陪伴老人,尽自己的力量,让“一起慢慢变老”不再只是一句浪漫的歌谣。
“让老人开心就好”
重阳节前夕,温洺东开始了忙碌的陪伴行动。
10月2日上午,在南平路陆菊忠老人家里,记者见到了温洺东。他头发有些卷,大脸盘,一眼望去是个腼腆的大男孩,却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成熟。
记者收起雨伞,温洺东随手拿来拖布将地上的水擦干。他解释说,有水,老人容易滑倒。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对陆菊忠老人家进行了日常“保洁”工作——收拾好杂物,给饮水机换了水,把有脚印和积水的地面擦干。
温洺东帮老人一起,给小志愿者们分发零食。
此时的陆菊忠老人,正忙着往五六个小志愿者手里塞零食。
见状,温洺东忙去找来剪刀,与老人一起拆包装袋。小志愿者们围坐在床边,笑闹成一团,一副其乐融融的画面。
温洺东告诉记者,今天到场的7名志愿者,除自己以外,最大的12岁,参加志愿活动已有两年,最小的解洪川只有5岁,还在上幼儿园。而9岁的张馨予,从5岁起就加入了温洺东的助老团队,连续四年参加志愿活动的她,是老人家的“熟面孔”,还收到过老人送的锦旗。
“五六岁的孩子,对志愿服务没什么概念,只知道跟自己姐姐出来,陪老人过节。”温洺东说,对孩子们来说,了不了解志愿服务并不重要,00+助老团队本身也没有严格的定义、具体的工作。“我们做力所能及的事,年龄小的孩子陪老人玩儿,让他们开心就可以了。”
老人拉着小志愿者解洪川的手,听他分享自己的日常。
22岁的“孩子王”
温洺东爱心陪伴空巢老人,组建00+助老团队,都离不开母亲的影响。
温洺东的母亲张莉,是一名公交司机,同时也是“张莉敬老志愿者团队”的负责人。她的团队自2013年起加入青岛“爱心陪伴”公益平台,和3万余名“爱心陪伴”志愿者们一起为空巢老人提供敬老陪伴服务;曾有20多位老人联名致信中央文明办,感谢她的付出;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还以《凡人善举草根英雄》为题,对她进行了报道。
陆菊忠老人就是张莉陪伴多年的老人之一。
十余年前,张莉多次偶遇陆菊忠独自出行,从上下车的搀扶到互留联系方式,慢慢的,张莉了解到老人没有老伴,还有一个从小患病、需要人照顾的女儿。于是,张莉开始隔三差五进行探望。
从一开始自己上门“送点药”“搭把手”,到后来带儿子上门提供“陪伴”,张莉一家和陆菊忠老人越来越熟。
“开始文文(温洺东的小名)上学,就惦记他学习,后来他工作了,就怕他上班累着,时不时地问问,再就是有没有对象了。”陆菊忠老人说:“有时候给文文妈打电话,让她帮我捎东西。给文文打电话一般就是想他了。”
老人说,自己小女儿已于前年去世。而张莉、温洺东长达十余年的陪伴,让她习惯了他们的存在,感觉像多了个“女儿”和“外孙”。
老人向记者展示十年前温洺东喂她吃葡萄的照片。
据不完全统计,张莉陪伴过上百位老人。而通过一次次的陪伴,张莉把敬老、助老这颗种子,悄悄种进了温洺东心里。
温洺东说,2014年,妈妈生病住院,10位空巢老人“组团”前去探望,让他特别感动。自己切身感受到的是老人对妈妈的感情,以及陪伴老人的意义。
陪伴老人的过程中,温洺东有时会遇到同样跟父母一起参加活动的小孩。渐渐的,00后志愿者温洺东变成了“孩子王”。再后来,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同学问他:“我们能去吗?”“用我的零花钱,给老人买点儿东西吧。”
于是,00+助老团队顺理成章地成立了。温洺东说,组建这样一个团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现在助老志愿者里,年轻人和孩子较少,而老人又特别喜欢他们。作为“爱心陪伴”公益平台中最“年轻”的队伍,00+助老团队成立的初衷,是希望通过人员相对固定的“低龄”团队,为更多“高龄”老人带去欢乐。
助老“圈子”里的“植物学家”
成立7年至今,温洺东和他的00+助老团队陪伴过30多位空巢老人,提供过400多次助老服务。每当“爱心陪伴”公益平台发起活动,温洺东和队员们总是积极参与,获得过平台颁发的“爱心陪伴”十佳新星志愿团队”,上榜过“爱心陪伴”十大感动瞬间。
渐渐的,有老人因年龄、身体原因被儿女接到了身边,有的则去了敬老院。如今,除去敬老院做公益之外,温洺东团队经常入户陪伴的老人,还有16位。
“逢年过节都去,买点儿过节吃的东西,平日里送些牛奶、鸡蛋,再就是看看谁家没菜了,帮着买点儿菜。”温洺东告诉记者,团队的活动一般都在假期,而他个人的陪伴一般都很“随机”:“老人爱吃的东西不一样,有时爷爷奶奶给我打电话,我又有空,就买点儿包子、饺子之类的带去,还带过肯德基。”温洺东笑着说,老人年纪大了,有时候跟小孩儿一样,喜欢吃点儿孩子们爱吃的东西。
小志愿者解洪川与姐姐解雅祺,陪老人做游戏。
陆菊忠老人家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花,床边还有一瓶水培的薄荷。
薄荷主要用来驱蚊,阳台上的花草,则是老人的“诗和远方”。
温洺东一进门就爱摆弄那些花花草草,浇浇水、施施肥、整理一下造型……时不时跟老人交流些“土方子”。
温洺东说,很多老人都很会养花,怎么用黄豆水发酵浇花还是陆奶奶教给他的。如今,园林专业的温洺东成了助老“圈子”里的“植物学家”。
“谁家买来的花不开、养着养着叶子黄了,都爱问问他。”温洺东的母亲张莉说:“他就喜欢养花,摆弄起那些花来真上心,和对孩子似的。前年自己设计了个喷壶,还申请了专利。”
人常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22岁的温洺东,用16年的助老行动践行了这句话。
如今,以温洺东为首的陪伴还在继续,00+助老团队还在壮大。(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荣潇/文/图)
3月25日17时15分左右,白云机场A区国内安检通道刚刚验放完一波客流高峰。安检员田拂晓注意到,通道外面有一位年事已高的阿婆一直在走来走去,东张西望,手上没有行李也没有登机牌。上前询问,阿婆语言含糊不清。“婆婆,您住哪里呀?叫什么名字呀?”
“弱视当天见效,近视3到5次效果明显。”......看到这样的广告宣传相信不少家长会心动想带着孩子去试一试资料图。央视财经近日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则判决显示一家“慧视力”视力矫正中心服务宣传册针对视力矫正存在夸大、虚假内容误导消费者接受
编者按据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我国近视患病人数超过4.5亿人,居世界首位;儿童青少年近视检出率高达40%~72%,近视防控问题已日益严峻。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为此,我们特别专访了解放军第三医
正值暑假,相信很多家长都会带着孩子去矫正视力,希望孩子们开学的时候眼睛有个好的状态,投入学习中。但是,家长们在为孩子视力着急的同时,由于对近视治疗的了解有限,引发了对一些必要治疗的抵触,甚至走入误区。担心一:散瞳可能对孩子的眼睛造成影响第一
经常听到来爱尔眼科看诊的家长发出这样的抱怨:孩子一天天长大,近视度数也跟着猛长,一年间近视度数增长了200多度,都换了两三副眼镜了,不知道该怎么办!特别是在小升初、初升高的时候,孩子视力跟坐滑梯似的下降,镜片却跟画圆一样一圈圈增厚。孩子近视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有多严重?最新数据来了!国家卫健委、教育部、财政部近日公布了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覆盖全国1033所幼儿园和3810所中小学校,总筛查人数111.74万,包括幼儿园儿童(6岁)6.92万,各年级段中小学生1
据最新统计显示,我国人口近视发生率为35%,全国近视眼人数已近4亿,是世界平均水平23%的1.5倍,近视率居世界之首。随着近视度数的加深,各种眼病的发生率将显著增加,像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以及其他并发症,严重的可以致盲。视力矫正和保护刻不容
来源:人民健康网日前,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指导,人民网·人民健康和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共同主办的全国“爱眼日”近视防控系列科普活动在线上举办。11位近视防控专家在线分享爱眼护眼知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
又是一年毕业季,不知有多少迷茫的孩子还在匆忙的选择自己的路,在多条路中纠结,最近不时有同事朋友过来问我,我谁谁家弟弟妹妹毕业了打算报个PHP培训班,不知道选择哪个培训班好,我有些激动愤怒的回答,真要学习的话就做好比较选择课程体系最新的,学
很多妈妈都会觉得电视是孩子眼睛近视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近些年来,中小学近视人数高达40%,更是让妈妈们对电子产品都产生了厌恶感。但是研究表明,长时间看书、看电视,真的不是导致近视的直接原因。而且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证据证明长期注视屏幕会造成视力